李志高委员: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
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,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引进难、留不住,造成基层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,十分必要。
一、存在的问题
(一)人才资源匮乏。一是人员总量不足。按照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标,全县应配置职业医师、护士、医技等人员4256人,现只配置3023人,仅占71.03%。二是高精尖人才匮乏。全县医疗卫生计生人才服务现仅有研究生2人,获高级职称154人,高学历、高职称人才少,引进难。三是乡镇卫生院基础性人才缺乏,造成医技科室无法开设。
(二)人才结构不优。一是中间力量薄弱。现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在岗人数8.2%,通过系统学习,从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人数少;中级以上职称661人,占在岗人数19.22%,人才队伍阶梯分布不够合理。二是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老化、知识陈旧。现有村卫生人员1673人,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仅有157人,中专学历(含高中)536人,60岁以上达564人,占33.71%,大部分人员无法正常使用电脑。
(三)专业人员流失。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资源、财力有限,对人员工资、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调控空间较小,加之县外医疗机构高福利待遇吸引,较易引发专业人员大量流失,优质人才资源“往外、往上、往高走”的趋势十分明显。2013年以来,全县共流失人才253名,其中本科生60名,专科生40名,专业人才断层现象较突出,特别是一些乡镇卫生院人才少流失严重。
(四)人员经费不足。一是政策因素收入减少。由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到位、取消药品加层政策亏损、历史负债重、必要基础建设和设备升级换代投入大等因素,导致县级医院日常运行经费趋紧。同时,药品“零利率”销售,仅靠医疗业务收入,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收入减少。二是人员实际待遇降低。现行绩效分配方式激励作用差,不能体现劳动价值,地方财政投入不足,医护人员全额工资兑现难,基层不愿意看病现象突出。
二、对策及建议
(一)强化统筹管理,有序推进队伍建设。一是科学编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。坚持规划现行,分步实施,协调推进队伍建设要求,科学编制人才建设总规划和详细分步实施规划,进一步完善编制、招录人员、职称评聘、培训进修深造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,有序推进队伍建设。二是建立完善人才考评机制,规范人才管理推荐测评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、职业资格注册以及工勤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评聘等制度。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评机制。三是选好配强领导管理班子。要将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各基层医疗机构领导班子,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科研、攻关等方面的带头作用,增强队伍活力。
(二)创新人才机制,优化人才梯次机构。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和专业人员公招办法。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和保障措施,打通引进中、高级人才的“绿色通道”。落实“用人单位选人,人事部门审查”的进人机制,根据岗位特点灵活确定公招时间和考试专业,对特科冷门可适当降低引人才标准,二是制定特殊岗位招考管理办法。对急需紧缺的专业岗位人才,引进单位可根据岗位需求,按照招考管理办法,提出招考需求报人事部门备案后,直接到各医学院(校)招考人才,三是建立灵活引智工作机制,增加国家每年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委培的医学本科生人数,逐步解决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紧缺的问题。四是引招并举,广纳人才,按照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的原则,树立柔性引才引智理念,积极采取讲学、兼职、短期聘用、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优秀卫生人才,建立有利于人才注入的引才机制。
(三)加大培养力度,提升队伍综合素质。一是制定人才梯次培养计划,培养学科带头人。按照规划。制定年度人才培训计划和重点人才培养计划,通过“请进来、送出去”的方式,逐步完成在职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业务骨干业务技能培训,培养一批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专家性学科带头人。二是要建立人才上岗晋升约束条件。把教育培训作为上任晋升的必备条件,促进在职晋升人员参加学历教育、技能培训、临床进修等学习培训,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。三是加强镇乡村医疗机构培训指导。建立学徒制度,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临床带教和业务指导力度,提升卫生院整体水平。
(四)落实激励措施,全面调动工作激情。一是完善人才奖励制度,确保事业待遇留人。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及奖励实施办法,奖房子、建公寓、给高薪,提高福利待遇,可定期遴选表彰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学术和技术带头后备人选,定期表彰一批卫生优秀人才。二是多渠道争取资金,改善医疗机构条件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,吸引社会资本、民间捐助、改善医疗机构条件。三是增加业务收入,提高从业人员待遇。通过加强内部管理,提升服务质量,努力扩大业务,增加医院经营收入,想方设法解决绩效工资不足问题。四是加大财政投入,减轻医院负担。根据发展需要,逐年增加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,建立镇乡卫生人员特殊补贴制度,充分整合国有资产,解决镇乡专业人才的周转住房,改善生活环境,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定额补贴标准。五是乡村医生养老政策。制定乡村医生养老相应政策,并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,优化结构,稳定乡村医生队伍。